标签: 建站google门户目录下载出口广告1VIP短信认证免备案‖6语种=50个国家的采购商主动找到您: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1语种注册,6语种通行,注册及发布产品均免费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退核电,兴光伏,看日本光伏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15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2012年5月5日,日本最后一个核反应堆机组停止运行,标志着其彻底蜕变成一个无核电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光伏行业提供新契机。据

2012年5月5日,日本最后一个核反应堆机组停止运行,标志着其彻底蜕变成一个无核电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光伏行业提供新契机。据估计日本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容量到2015年将增至4.72万兆瓦。编者分四个部分,就日本引领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日本FIT补贴价格(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日本电力企业投资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追踪,进军日本“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王道之争等内容,引导广大企业了解拓展日本市场。

 

一、太阳能产业发展历史较短,但日本始终引领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技术

在宫崎县的国富,日本最大的太阳能板厂--SolarFrontier的公司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每天,大约有1.6万块30平方厘米大小的太阳能板从这里产出。“太阳能目前正在日本迅速发展。迄今为止,太阳能和核电都已经被国家的决策层视为零碳排的发电模式。目前的问题仅在于解决实用性和成本的问题。”SolarFrontier公司总裁龟田重明表示。

相对于全球太阳能板持续较快的安装速度,日本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平台发布的一份2010年日本可再生能源状况的报告显示,1996年,日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是一片空白;到了2009年,才增长到220万千瓦左右,仅供应大约50万户家庭的用电。相比全球太阳能第一大国德国同期534万千瓦的发电量还有不小的距离。并且,2009年时日本的太阳能发电成本大约为每千瓦时49日元,远超过风电的11日元/千瓦时、生物质能的12.5日元/千瓦时、小水电8-10日元/千瓦时,以及地热能的12-20日元/千瓦时。

不过,这些都没有令日本的太阳能企业气馁。诸如SolarFrontier、京瓷集团、夏普公司等企业仍继续大量投资研发新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以求降低成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到2004年,日本一直引领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在家用屋顶太阳能板技术领域。

在日本政府补贴的帮助下,日本太阳能电力的成本从1993年惊人的250日元/千瓦时,下降到了2004年的46日元/千瓦时。不过,200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石化行业的游说以及倡导自由市场的压力下,终止了对太阳能的补贴计划。随后,日本的太阳能光伏电力入网总水平被德国和意大利赶超,下降到了全球第三位。

此后,2009年1月,日本才重新恢复了对太阳能的补贴。在此鼓励下,日本当年全国的太阳能板产量也比前一年增长了一倍。2011年8月,日本政府还颁布立法,对光伏实行强制上网电价,要求其全国10家电力公司购买过剩的太阳能电力。据悉,该法令将于明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全国对于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太阳能,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软银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孙正义提议,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太阳能场体系。据他估计,仅以屋顶和现有闲置土地计算,到2020年安装的太阳能板的发电量可达到1000亿千瓦。这一说法得到了日本36个县政府的支持。

不过,支持化石燃料以及核电的人士则表示,太阳能发电也不够安全,同时还具有成本高、发电靠天、电量不稳定等缺点。他们认为,日本全年的降雨量偏高,特别是从年初到仲夏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雨季,因此太阳能发电的潜力有限。

然而,日本气象厅给出的数据却有力地反驳了上述观点。该厅1970年至2000年的观测显示,包括宫崎县、四国、名古屋和中部在内的地区的年平均日照超过2000小时。这与太阳能大国德国全年平均1800小时的日照时长相比,毫不逊色。

成本方面,全球也有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条件下,太阳能发电目前相比核电还是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太阳能技术领域的成本下降显著,现在完全可以预见,未来10年内,即使取消补贴,太阳能电力也会很有成本竞争力的。”美国行业专家约翰•布莱克伯恩和萨姆•坎宁安就在其201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乐观地表示。

 

二、补贴价格与发电成本难兼顾:可再生能源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解析

4月25日,日本政府可再生能源采购价格等估算委员会以委员长案的形式,提出了以20年为期限,以42日元的价格收购光伏发电的收购条件。直接采纳了企业要求的价格水准。委员会的最终方案将于4月27日确定,以该方案为蓝本的政府议案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条件将于5月下旬正式敲定。

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eed-In Tariff,FIT)是指让电力公司在一定时期内高价格收购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力,以太阳能、风力、水力、地热及生物质(生物资源)5种能源为对象。将于2012年7月启动的全量收购制度规定,电力公司必须全量收购企业利用阳光、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能。

据悉,日本的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将根据发电成本计算出最佳的收购价格。比如太阳能方面,与设置在住宅屋顶上相比,设置在地面上时,架台等所花费的成本更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表示规模的发电容量较大,则每千瓦时的成本较低。 收购价格将成为焦点决定收购价格的指标会影响发电运营商的收益性。如果出现赤字的情况较多,会很难实现普及扩大,但如果利润过多也会出现问题。

而在此前的3月19日,日本光伏发电协会(JPEA)在向“采购价格等估算委员会”提交的资料中指出,在业务规模为2000千瓦(2兆瓦)、发电效率的劣化率为0.27%,所需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前提下,系统单价将为1千瓦32.5万日元。再加上电源线费用、土地租金,根据总建设费计算,要求收购价格达到42日元/千瓦时,收购期为20年。42日元的收购价格价格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德国的电价补贴若是1元人民币/瓦的话,那么意大利就是1.2元人民币左右,而日本则在2.5元到3元人民币左右,日本市场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有分析预计,在此政策影响下今年日本市场的光伏组件装机将在2011年1GW的基础上翻一番。

 

日本光伏发电电力成本降低面临的阻碍

而这一新政对日本国内电力用户却带来了电费高涨的“电价之伤”。外界对可再生能源收购价格继续降低寄予的期望越来越大,建设单价30万日元甚至已经成为了前提。如果大致细分,大约就是电池板占3分之1,逆变器、布线箱和变压器等外设占3分之1,系统连接费用等施工费占3分之1。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行业希望的收购价格——1千瓦42日元偏高?其实并非如此。其面临着日本特有的供电思路及其相关规定,以及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的态度等难题。

日本对于发电站的安全性和品质要求严格,对于逆变器和变压器等接入系统的装置要求则更高。海外和日本在系统连接的思路和费用负担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如果发电企业事先不了解系统连接地的裕度等信息,就会产生新的负担。尤其是根据建设环境条件,甚至还会有电源线费用负担过大,业务无法成立的情况。

金融机构对于百万瓦级太阳能业务的看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成功案例少的业务,金融机构大多态度慎重,提出的效益要求会大幅超过投资回报,对此企业恐怕必须做好思想准备。

 

三、与地方政府联手, 日本电力企业刮“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风

着眼于全量收购制度的施行,百万瓦级太阳能开发计划在各领域纷纷涌现。其中最主要的是百万瓦级太阳能(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市场已经开始活跃起来。软银集团社长孙正义成立了“自然能源协议会”,提出了与地方政府联手,在日本全国建设约10座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的构想。目前,日本全国运行中的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约有25座。着眼于全量收购制度的实施,约60座电站的开发计划已经出台。如果计划全部得以实施,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的数量增加到约85座,达到现在的约3.5倍。

“能不能在我们拥有的闲置地上建设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

在日本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颁布之际,大和房建公司收到的咨询接连不断,已有几十起。该公司高层已决定正式涉足百万瓦级太阳能业务。在今年秋季,大和房建公司受某大型电子企业的委托,将为其建成输出功率为1MW(1000千瓦)的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

该公司从2007年开始在爱媛县经营输出功率为9MW的风力发电业务,按照其判断,风力发电的运营方法可以应用于百万瓦级太阳能。而且,该公司还是生产大型锂离子电池的ELIIYPower(东京都品川区)的最大股东,容易建成把生产的电力储存在蓄电池中的系统。除此之外,利用全国营业网收集土地信息、太阳能电池板采购能力、通过自行生产降低架台成本同样值得期待。

 

借助光伏发电振兴灾区

由著名航空测量企业——国际航业控股公司在宫崎县都农町的磁悬浮列车实验线上设置,输出功率为1MW的“宫崎Solar Way”已于今年2月建成,于3月正式投入运转。

作为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开发候选,日本国际航业控股公司拥有总计相当于466MW的案例信息。按照预定,在FIT开始前,该公司将在日本国内建设7处,共计20MW的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社长吴文绣表示:“无论FIT的详情如何,可再生能源今后无疑都将走向普及。为了能适应比预期更低的价格,我们正在进行模拟。”

国际航业经营利用航空测量技术获取地图信息和向地方政府提供咨询等业务。该公司认为,其自身能够在收集土地信息、获取适宜土地、经营百万瓦级太阳能售电等业务上发挥优势。2008年12月,该公司收购了在德国建设、经营光伏发电设施的GEOSOL,积累了在欧洲开展百万瓦级太阳能业务的实际经验。

国际航业还将参与仙台市与企业合作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态城镇计划”。该公司于今年9月在群马县馆林市建成了输出功率为455千瓦的“馆林太阳能园”。光伏发电设施将借用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的土地建设。生产的电力将经由特定规模电力企业,通过东京电力公司的供电网输送到位于东京都府中市的国际航业事务所。

该公司计划于明年夏季之前,在福冈县东峰村开始运营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目前,该公司正在全国10个地点中选择候选地,已经与东峰村等4个地方政府就建设、运营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进行了商洽。

昭和壳牌石油公司在新潟县运营的输出功率为1MW的“新潟雪国型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建设在需要改良土壤的炼油厂旧址之上。运营已于去年8月底开始,生产的电力出售给东北电力公司。这是日本最初的商用百万瓦级太阳能电站。发电量目标原定为每年100万千瓦时,但实际发电量是计划的120%,提前约1个月达成了目标。

太阳能电池板采用了子公司Solar Frontier生产的CIS(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Solar Frontier执行董事小山征弘说:“如果陷入单纯的价格竞争,我们会输给中国企业。如果像新潟一样在国内拥有成功先例,我们就可以展现出产品的优势。”

Solar Frontier于今年9月1日开设了“日本百万瓦级太阳能计划推进室”。该部门将面向公共和产业市场的开拓,研究业务的发展方式。执行董事小山表示:“是只卖部件,还是与金融和设备内企业联手,销售百万瓦级太阳能系统?推进室将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由东京电力和丰田通商公司投资的日本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Eurus能源控股公司也着眼于FIT,正在就涉足百万瓦级太阳能业务进行探讨。

该公司在美国和韩国有运营百万瓦级太阳能的业绩,希望把这项业务打造成仅次于风力发电的第二大支柱。在百万瓦级太阳能方面,也已经有很多地方政府前来洽谈。社长永田哲朗表示:“作为东电集团的一员,我们将全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四、光伏进军日本市场“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王道之争

“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质量相同”

在世界市场上影响力微弱的日本企业此前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强大,夏普、京瓷、三菱电机等企业一直占据高份额。不过,一旦成本竞争力强大的中国造太阳能电池大量流入,作为日本企业根据地的日本国内市场很可能遭到侵蚀。

欧洲企业也在跃跃欲试。德国大型企业Q-Cells的日本法人社长Steffen Studeny表示:“为了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度,我们将致力于在日本的销售。”迎接挑战的夏普会长片山干雄自信地说:“我们产品的长期可靠性比高于外国产品。”京瓷太阳能业务本部长兼副社长前田辰巳也干劲十足地表示:“我们将大力宣传本公司产品的高性能,向光伏发电项目销售产品。”昭和壳牌集团旗下Solar Frontier的常务董事平野敦彦则强调:“我们的太阳能电池灵敏度高,在阳光微弱的早晚和背阴处都能有效发电。”

日本企业都在着重强调高品质。但实际上,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很难说比日本产品差。

日本经济产业省某位官员说:“全量收购制度的目的之一是扶持日本的太阳能电池产业。但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与日本产品相比一点都不逊色。如果以质量差为由把中国产品排除在收购制度之外,那也必将排除日本产品。将二者区别对待是不可能的。”

日本人的“国产信仰”的确根深蒂固,但在幻想破灭之时,低廉的中国产品很可能得到日本市场的接受。软银的孙正义等人就表明了“在选择太阳能电池时不分是日本制造还是海外制造”的想法。实际上,如上所述,在对本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信心薄弱的海外市场上,中国产品所向披靡。最终导致了Solyndra和SOLON等企业的破产。

欧洲太阳能电池制造市场的退出者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等的名列前几位的企业,其份额则在不断增加。尚德的施正荣说:“到2011年夏季,前六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55%。与上年的25%相比,比率大大增加。” 2012 上半年,中国国内关于进军日本市场的新闻热点不断被更新。在4月11超日太阳与天华阳光的合作协议,2012年双方将在日本寻求投资总量100兆瓦的电站项目。 一周前,中国英利的日本子公司刚刚宣布落户东京,似乎意味着英利正在瞄准日本的光伏新政力图寻找新的机会。但英利总裁办副主任梁田告诉记者,“其实没那么复杂,有这块市场就尽量去争取。” 尚德市场部副总裁黄建章说:“采用本公司太阳能电池的百万瓦级太阳能开发项目能够顺利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这是我们的产品受到信赖的证明。”强调了该公司得到希望通过发电业务获得利益的投资者的信任。足见中国光伏业者对日本市场光伏补贴颁布所带来的巨大安装容量的密集重视。

在世界市场上,追求规模已经成为生存的条件。SMBC日兴证券公司的渡边先生分析说:“在国内拥有巨大潜在市场的中国企业处于有利位置。”

因此,本文收笔之际不由得生发的问题似乎更耐人寻味:当光伏企业在日本安装市场硝烟大战结束,太阳能电池市场完成淘汰之时,留下的日本企业究竟会有几家?(文字来源:日经环境网)

 
 
[ 新闻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LED贸易网 | 光伏网 | 光电设备网 | 光电人才网 | 光电技术论坛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