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装市场风起云涌,国内封装企业进退维艰!
近日,台湾绿扬光电总投资1亿美元在南昌高新区兴建大功率LED封装项目,国内厂商对这类新闻似乎已经处变不惊。
因为就在去年,台湾前八大大封装厂除先进电之外,已经全部在内地开设工厂。去年台湾在大陆的封装产能已经占到其全部产能的42.3%,今年有望突破50%。
台企积极布局国内市场,以先进的封装技术和人才抢占国内中高端封装市场。而国产封装厂商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低价同质化竞争形成内耗,阻碍国产品牌崛起。
低价策略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2010年中国LED封装总产值为2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今年也将延续20%-30%的增长速度。
目前封装市场发展迅猛,而市场份额和创新方向基本被外企和台企等巨头把控,国产封装厂商该如何突破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厂商们想到的依然是无往不利的低价策略。
2009-2011年国内市场常规成品LED灯珠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整理
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今年五月份,各种型号的灯珠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以3528为例,从2009年至2011年,高亮度灯珠的降价幅度分别为 5.88%、18.75%;中亮度灯珠的降价幅度分别为15.38%、18.18%;低亮度灯珠分别为15.00%、26.47%。
业内人士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封装产品价格却一直在下降,国内封装企业正在迈入低价同质化竞争的红海。
目前,进口原材料中金属和支架的价格增长幅度达40%-60%以上,芯片、胶水、荧光粉的价格基本维持不变。而国产原材料中除金属外虽然都有下降,但降价幅度并不大。
“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偷工减料,倒不完全是企业行为,而是市场压力。”大连九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伟力对高工LED记者表示,大部分封装厂毛利下降,市场压力越来越大。
四月底国星光电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0.38%,国星光电解释是因为“看好TOP LED,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主动调低售价”,从而导致“毛利率下降”。
“封装产业竞争很激烈,企业扩产幅度很大,为了应对别的厂家的竞争,需要这么一种调整策略。”国星光电董事总经理王森对记者表示,至于其他产品会不会沿袭TOP LED的这种市场策略,王森则表示“视细分产品的市场竞争态势而定”。
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星光电器件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5%-20%,LED综合毛利率为22.97%,同比下降9.52个百分点。
同质化内耗阻碍崛起步伐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数据,2010年LED封装总产值2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去年LED封装产业虽然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却仍然掩盖不了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缺陷。
高工LED CEO张小飞曾经说过“封装没上规模就不得好死!”但纵观国内封装厂商,以中小企业居多。
“即便是国内第一家封装上市公司国星光电,他的市场占有率也并不是很高,目前国内的封装产业处于战国时代。”某业内人士表示。
“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加速产品同质化。众多中小企业蜂拥而至,涌入封装领域,产业早期同质化严重,将导致未来整合代价巨大。”张小飞表示。
“浑水摸鱼的太多,大家都在拼价格!”施伟力对记者表示,显示屏成品的价格已经压到低谷,而照明市场还没有起来价格战已经开打。他同时透露,九久的封装产品基本停止对外销售,目前只是自产自销。
“国内企业缺乏没有核心技术,一些高端技术都掌握在国际几大巨头手上。”施伟力指出,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没有了话语权。“上游芯片掌握在大公司手中,没有办法压价格,因此只能跟规模相对较小的封装厂商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
“价格降低意味着毛利下降,而毛利是代表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张小飞指出。目前封装产业正在转型,从原来的人力密集+技术密集,逐渐转变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因为封装设备基本都是全自动,资金要求很高。这样的产业需要毛利去做支撑,没有毛利,企业肯定活不下去。
封装企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目前国内封装上市企业有国星光电、雷曼光电、鸿利光电,瑞丰光电也于5月底成功过会,拟于创业板上市。
雷曼光电的毛利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其直插式LED和显示屏毛利率高达40.65%和43.06%;鸿利光电是其中唯一一家毛利率一直保持上升的企业,这主要得益于其高端白光LED产品的毛利率提高较快,且销售占比不断提高;瑞丰光电子是国内唯一挤进高端中大尺寸LED背光源供应链的企业,利润可观,2010年其毛利率提高了将近3个百分点。
而反观国星光电,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显示屏类电子产品等领域,这两大领域目前是杀价最为激烈的市场,毛利下降,净利润降低也就不足为奇。
国内封装上市企业毛利率比较
公司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瑞丰光电 | 33.36% | 30.62% | 33.38% |
鸿利光电 | 27.13% | 33.47% | 35.61% |
雷曼光电 | 37.57% | 39.35% | 36.57% |
国星光电 | 34.81% | 33.43% | 30.72% |
3月底,国星
光电LED外延片项目―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奠基,国星
光电使用超募资金出资4亿元,占股比例66.67%。
与瑞丰、鸿利不同,国星
光电选择了向上游延伸,面对国内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延芯片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产品毛利快速下滑的风险,显然国星
光电选择的向左道路可能会给未来业绩增长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国内企业热衷于自身的垂直纵向整合,但仅依靠自身积累和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由于垂直整合对资金要求很高,分散投资存在资金流断裂的风险。
“有些上市公司上市之后有段时间会比较迷茫,觉得自己上台了但不知如何去表演。其实目前国内企业最重要的是找到企业定位,寻找差异化的可能。”某资深证券分析师向
高工LED记者表现出一丝担忧。
不少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如果自己是上市公司,将不会考虑投资MOCVD,而是会去找横向整合的可能性,要么是品牌整合,要么是技术整合。
“一旦整合成功,行业被几个巨头垄断以后,大家都不愿意拼价格,会形成一个更好的活法,每个人都有生存空间。”行业一定会整合,对此
张小飞非常笃定。